第五十一章權傾朝野
關燈
小
中
大
第五十一章權傾朝野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,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擁立趙構繼承皇位,於南京應天府北郊設“中興壇”祭天祭祖,登基為帝,可半路卻殺出了一群程咬金。
李三堅、宗澤攜大宋太子趙諶而歸,於是太子趙諶登基繼位,尊“元佑皇後”孟氏為大宋皇太後,孟氏、趙諶、李三堅等人就連登基儀式也省了,趙諶於“中興壇”繼承了皇位,改年號為“建武”,趙構、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也因此為他人做了嫁妝。
過了幾日,李三堅因護國大節元勳,被新帝“敕封”為吳國公、殿學士、開封府儀同三司、上柱國、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、樞密使。宋新朝廷暫不置右相,只有左相,也就是李三堅為獨相,獨攬朝政,還兼宋樞密院的長吏,樞密使。
李三堅也因此掌握了大宋的軍、政大權,成為了自有宋以來第一個真正的權臣,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位極人臣,為輔國大臣,在這方面蔡京等權臣是遠遠不及的。
只不過此刻的大宋風雨飄零,處於危難之中,李三堅也是授命於危難之中。
朝中當然有人認為不妥,並表示反對,但卻根本阻止不了。挾天子而令諸侯,就如完顏宗翰所言,在這個世上,強者吃肉,弱者被吃,弱肉強食,不但金如此,宋也同樣如此。
李三堅手下數萬精兵就是他最大的保障。
新朝廷也頒布聖旨,擢宗澤為尚書右丞、京畿路宣撫司宣撫使、東京留守;任命汪伯彥為禮部侍郎,黃潛善為刑部侍郎。
新帝登基,李三堅總攬朝政之後,並未將曾經與自己做對的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立即罷官免職。汪伯彥、黃潛善領軍勤王,雖未與金軍做過戰。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,同時李三堅剛為宰相,就罷黜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,豈不是顯得太小家子氣了?
宰相肚中能撐船,用人之道,並非只用順從之人的,而也用反對之人,忠言逆耳利於行;用人之道,並非只用良臣、君子的,也要用佞臣、小人的,佞臣、小人也有其用處的。
當然極大民憤者除外,這種人李三堅不但不用,還會嚴懲的。
新朝廷又有旨意,置都統制司,擢姚輿為上輕車都尉、馬步軍副都指揮使、定遠將軍,淮南東西兩路、江南東西兩路都統制等官職。
李三堅廢除了朝廷於政和年間推出的武散官階,恢覆了宋前期武散官階,因此姚輿的武散官為定遠將軍。
武將被稱作將軍,才能更顯威武,而政和年間推出的武散官階幾乎都是什麽大夫之類的,是宋的痼疾,“崇文抑武”。
李三堅自總攬軍國大事這一日起,就決意去除這一痼疾。
賜費景陽進士及第,擢為翰林院直學士、通議大夫、知制誥等官職,賜呂師囊進士及第,擢為通直郎、起居郎、軍中參軍等官職。
費景陽本就是進士功名,後被官府陷害,家中發生遽變,從而落草為寇。此刻李三堅恢覆了他的功名,並提拔他於朝中官員,費景陽從此就永遠洗白了曾經為寇的身份,當然對李三堅是感激涕零的。
知制誥專掌內命,典司詔誥,官職不大,但卻是極為重要,李三堅當然要用自己心腹之人。
方臘舊部呂師囊也是如此,是徹底洗白了反賊的身份,當然也是對李三堅感激涕零的。
黑旗軍升為禦營軍,擴編為十二軍,姚輿為陸路之師的統帥。禦營軍第一軍,驃騎軍,昭武校尉閔武炎為統制,翎麾校尉翟進為副統制;禦營軍新建第二軍,武射軍統制為宣節校尉花榮,副統制為宣節副尉索超;禦營軍第三軍,神策左軍,游騎將軍許彪為統制,昭武校尉姜屠為副統制;禦營軍第四軍,神策右軍,游擊將軍馮湛統制,昭武校尉拓跋魁為副將、副統制;禦營軍第五軍,摧鋒軍,游騎將軍羅布瑞為統制、正將,昭武校尉呼延烈為副將、副統制;禦營軍第六軍,神機軍,游騎將軍崔虎臣為統制,宣節校尉骨勒海為副統制;禦營軍第七軍,八目軍統制為振威校尉戴宗,吳九斤升為禦營軍副統制,免去游擊將軍燕四八目軍統制一職,改任為提舉皇城司,丹木為皇城司提點。
此時此刻,大內之事是無比重要的,甚至重於軍中之事,因此皇城司必須掌握在李三堅手中,皇城司之中的官吏也必須是李三堅的心腹。燕四自不必多說,多年的心腹親信,而丹木原本為西北邊塞的一名蕃奴,後李三堅不但救了他的性命,丹木還跟隨李三堅南征北戰的,立下了無數戰功。而此時李三堅卻命其為皇城司提點,原因就是丹木的心狠手辣。
丹木由一名蕃奴,一躍成為了大宋皇城司的官員,自然是對李三堅感激涕零,並將李三堅視為一生的主人。
此時此刻的李三堅再也不怕皇城司之人趴屋頂了...而是他人害怕皇城司之人趴屋頂了。
李三堅的恩師蘇軾曾經對李三堅說過,沒有絕對的權力,不為絕對之事,而李三堅此時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。
禦營軍八、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軍是準備新建,其統領也是待選。
新帝趙諶,當然其實是大宋宰相李三堅拔擢章闞為寧遠將軍、沿海、沿江制置使,禦營軍武威舟師都統制等官職,鄭泰為昭武校尉、舟師統制等官職,司馬威為振武校尉、舟師統制等官職,李三堅的三舅父符鱗為致果校尉、舟師副統制等官職,張順、阮小二、阮小五、阮小七等舟師眾將均得到了賜官、封賞。
遠在江南等章闞、鄭泰、司馬威等將聞訊後,自是喜出望外,多年的媳婦終於熬成了婆,他們的相公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相公,獨攬朝政,為大宋宰相,他們皆為李三堅的心腹愛將,又怎能不欣喜若狂?特別是符鱗,雖僅為致果校尉、舟師副統制,但他的親外甥已經大權在握,那麽他今後的官職或前程還會差了?李三堅的喜訊,已經令符鱗稍減喪兄之痛了。
擢山魁為游擊將軍、殿前司都指揮使,濟空為殿前司都虞候,統一眾皇衛、親軍護衛大內,保護大宋皇帝及內宮的安全,當然朝中文武又豈能不知山魁、濟空是只聽命於李三堅的?山魁、濟空等明為保護陛下及內宮,其實是監視、監控。
山魁之子山寍也在殿前司任職。
黑旗軍升為禦營軍,不過無論改成什麽名字,全軍上下只聽命於李三堅一人,為宰相親軍,原因是不言而喻的,黑旗軍是李三堅費盡心力,一手創建的。
同時在許多時候,黑旗軍老卒仍是以黑旗軍自稱的。
新帝登基,朝廷新立,其中還缺少許多官吏的,但李三堅必須將軍權牢牢的握在手中,如此方能無往而不利。
擢陳過庭為禦史中丞,崔永梽為江南東西兩路經略安撫使,楊正為都轉運使,徐廣峰為為提點刑獄公事,楊友為轉運使,吳渺山為提刑司緝盜小使臣,曾公明為杭州知州。
賜湯順、劉宗毅、丁偉元、韓寧政、許鎮進士出身,並擢他們在軍器監、禮部、戶部、兵部等部堂任職。
他們這些弟子跟隨李三堅多年,學習“隙積術”、“會圓術”等數學、物理方面的知識,從而耽擱了學業,耽擱科舉應試。而依李三堅看來,他們所學的知識要遠甚於這個世上任何一個進士。
湯順為軍器監監,許鎮為軍器監少監。
此時的李三堅可謂是大權在握,權傾朝野,其心腹黨羽遍布朝野上下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“末將韓世忠拜見李相國!”
此日韓世忠風塵仆仆的領軍趕到了應天府,硬著頭皮來將當今大宋權傾朝野的宰相李三堅。
韓世忠再見李三堅之時,感到異常的尷尬,忸怩不安的。
當年韓世忠也是黑旗軍中的一員,為李三堅的麾下,若是一直跟隨李三堅,現在定也是軍中一員主將了。可當年征方臘之時,韓世忠貪功,違抗黑旗軍軍令,入幫源洞擒住了方臘等人,韓世忠因此就被李三堅趕出了黑旗軍。
可韓世忠最後擒方臘等人的功勞仍是被他人搶走了。待到右軍都統制楊惟忠回朝奏明此事後,韓世忠才被轉授承節郎。
隨後韓世忠投到了楊惟忠、王淵等人的麾下,南征北戰的,也立下了不少戰功,積功而領防禦使、統制等職。
靖康之難,大宋國破家亡,韓世忠也無處可去了,應天府新帝登基,韓世忠便率部硬著頭皮來到應天府,面見李三堅。
“韓良臣免禮,快快請起!”李三堅將韓世忠歸來,心中也是暗暗歡喜,虛托了韓世忠一把後笑道:“從前的些許芥蒂,李某早已忘卻,你今日能夠前來應天府,李某深感欣慰啊。”
韓世忠一直在領軍抗金,這當然是難能可貴的,最關鍵的是,韓世忠支持李三堅,領軍前來應天府,確使李三堅感到異常歡喜。
“多謝相國了!”韓世忠心中是既慚愧,又歡喜,慌忙再次拜謝道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,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擁立趙構繼承皇位,於南京應天府北郊設“中興壇”祭天祭祖,登基為帝,可半路卻殺出了一群程咬金。
李三堅、宗澤攜大宋太子趙諶而歸,於是太子趙諶登基繼位,尊“元佑皇後”孟氏為大宋皇太後,孟氏、趙諶、李三堅等人就連登基儀式也省了,趙諶於“中興壇”繼承了皇位,改年號為“建武”,趙構、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也因此為他人做了嫁妝。
過了幾日,李三堅因護國大節元勳,被新帝“敕封”為吳國公、殿學士、開封府儀同三司、上柱國、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、樞密使。宋新朝廷暫不置右相,只有左相,也就是李三堅為獨相,獨攬朝政,還兼宋樞密院的長吏,樞密使。
李三堅也因此掌握了大宋的軍、政大權,成為了自有宋以來第一個真正的權臣,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位極人臣,為輔國大臣,在這方面蔡京等權臣是遠遠不及的。
只不過此刻的大宋風雨飄零,處於危難之中,李三堅也是授命於危難之中。
朝中當然有人認為不妥,並表示反對,但卻根本阻止不了。挾天子而令諸侯,就如完顏宗翰所言,在這個世上,強者吃肉,弱者被吃,弱肉強食,不但金如此,宋也同樣如此。
李三堅手下數萬精兵就是他最大的保障。
新朝廷也頒布聖旨,擢宗澤為尚書右丞、京畿路宣撫司宣撫使、東京留守;任命汪伯彥為禮部侍郎,黃潛善為刑部侍郎。
新帝登基,李三堅總攬朝政之後,並未將曾經與自己做對的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立即罷官免職。汪伯彥、黃潛善領軍勤王,雖未與金軍做過戰。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,同時李三堅剛為宰相,就罷黜汪伯彥、黃潛善等人,豈不是顯得太小家子氣了?
宰相肚中能撐船,用人之道,並非只用順從之人的,而也用反對之人,忠言逆耳利於行;用人之道,並非只用良臣、君子的,也要用佞臣、小人的,佞臣、小人也有其用處的。
當然極大民憤者除外,這種人李三堅不但不用,還會嚴懲的。
新朝廷又有旨意,置都統制司,擢姚輿為上輕車都尉、馬步軍副都指揮使、定遠將軍,淮南東西兩路、江南東西兩路都統制等官職。
李三堅廢除了朝廷於政和年間推出的武散官階,恢覆了宋前期武散官階,因此姚輿的武散官為定遠將軍。
武將被稱作將軍,才能更顯威武,而政和年間推出的武散官階幾乎都是什麽大夫之類的,是宋的痼疾,“崇文抑武”。
李三堅自總攬軍國大事這一日起,就決意去除這一痼疾。
賜費景陽進士及第,擢為翰林院直學士、通議大夫、知制誥等官職,賜呂師囊進士及第,擢為通直郎、起居郎、軍中參軍等官職。
費景陽本就是進士功名,後被官府陷害,家中發生遽變,從而落草為寇。此刻李三堅恢覆了他的功名,並提拔他於朝中官員,費景陽從此就永遠洗白了曾經為寇的身份,當然對李三堅是感激涕零的。
知制誥專掌內命,典司詔誥,官職不大,但卻是極為重要,李三堅當然要用自己心腹之人。
方臘舊部呂師囊也是如此,是徹底洗白了反賊的身份,當然也是對李三堅感激涕零的。
黑旗軍升為禦營軍,擴編為十二軍,姚輿為陸路之師的統帥。禦營軍第一軍,驃騎軍,昭武校尉閔武炎為統制,翎麾校尉翟進為副統制;禦營軍新建第二軍,武射軍統制為宣節校尉花榮,副統制為宣節副尉索超;禦營軍第三軍,神策左軍,游騎將軍許彪為統制,昭武校尉姜屠為副統制;禦營軍第四軍,神策右軍,游擊將軍馮湛統制,昭武校尉拓跋魁為副將、副統制;禦營軍第五軍,摧鋒軍,游騎將軍羅布瑞為統制、正將,昭武校尉呼延烈為副將、副統制;禦營軍第六軍,神機軍,游騎將軍崔虎臣為統制,宣節校尉骨勒海為副統制;禦營軍第七軍,八目軍統制為振威校尉戴宗,吳九斤升為禦營軍副統制,免去游擊將軍燕四八目軍統制一職,改任為提舉皇城司,丹木為皇城司提點。
此時此刻,大內之事是無比重要的,甚至重於軍中之事,因此皇城司必須掌握在李三堅手中,皇城司之中的官吏也必須是李三堅的心腹。燕四自不必多說,多年的心腹親信,而丹木原本為西北邊塞的一名蕃奴,後李三堅不但救了他的性命,丹木還跟隨李三堅南征北戰的,立下了無數戰功。而此時李三堅卻命其為皇城司提點,原因就是丹木的心狠手辣。
丹木由一名蕃奴,一躍成為了大宋皇城司的官員,自然是對李三堅感激涕零,並將李三堅視為一生的主人。
此時此刻的李三堅再也不怕皇城司之人趴屋頂了...而是他人害怕皇城司之人趴屋頂了。
李三堅的恩師蘇軾曾經對李三堅說過,沒有絕對的權力,不為絕對之事,而李三堅此時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。
禦營軍八、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軍是準備新建,其統領也是待選。
新帝趙諶,當然其實是大宋宰相李三堅拔擢章闞為寧遠將軍、沿海、沿江制置使,禦營軍武威舟師都統制等官職,鄭泰為昭武校尉、舟師統制等官職,司馬威為振武校尉、舟師統制等官職,李三堅的三舅父符鱗為致果校尉、舟師副統制等官職,張順、阮小二、阮小五、阮小七等舟師眾將均得到了賜官、封賞。
遠在江南等章闞、鄭泰、司馬威等將聞訊後,自是喜出望外,多年的媳婦終於熬成了婆,他們的相公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相公,獨攬朝政,為大宋宰相,他們皆為李三堅的心腹愛將,又怎能不欣喜若狂?特別是符鱗,雖僅為致果校尉、舟師副統制,但他的親外甥已經大權在握,那麽他今後的官職或前程還會差了?李三堅的喜訊,已經令符鱗稍減喪兄之痛了。
擢山魁為游擊將軍、殿前司都指揮使,濟空為殿前司都虞候,統一眾皇衛、親軍護衛大內,保護大宋皇帝及內宮的安全,當然朝中文武又豈能不知山魁、濟空是只聽命於李三堅的?山魁、濟空等明為保護陛下及內宮,其實是監視、監控。
山魁之子山寍也在殿前司任職。
黑旗軍升為禦營軍,不過無論改成什麽名字,全軍上下只聽命於李三堅一人,為宰相親軍,原因是不言而喻的,黑旗軍是李三堅費盡心力,一手創建的。
同時在許多時候,黑旗軍老卒仍是以黑旗軍自稱的。
新帝登基,朝廷新立,其中還缺少許多官吏的,但李三堅必須將軍權牢牢的握在手中,如此方能無往而不利。
擢陳過庭為禦史中丞,崔永梽為江南東西兩路經略安撫使,楊正為都轉運使,徐廣峰為為提點刑獄公事,楊友為轉運使,吳渺山為提刑司緝盜小使臣,曾公明為杭州知州。
賜湯順、劉宗毅、丁偉元、韓寧政、許鎮進士出身,並擢他們在軍器監、禮部、戶部、兵部等部堂任職。
他們這些弟子跟隨李三堅多年,學習“隙積術”、“會圓術”等數學、物理方面的知識,從而耽擱了學業,耽擱科舉應試。而依李三堅看來,他們所學的知識要遠甚於這個世上任何一個進士。
湯順為軍器監監,許鎮為軍器監少監。
此時的李三堅可謂是大權在握,權傾朝野,其心腹黨羽遍布朝野上下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“末將韓世忠拜見李相國!”
此日韓世忠風塵仆仆的領軍趕到了應天府,硬著頭皮來將當今大宋權傾朝野的宰相李三堅。
韓世忠再見李三堅之時,感到異常的尷尬,忸怩不安的。
當年韓世忠也是黑旗軍中的一員,為李三堅的麾下,若是一直跟隨李三堅,現在定也是軍中一員主將了。可當年征方臘之時,韓世忠貪功,違抗黑旗軍軍令,入幫源洞擒住了方臘等人,韓世忠因此就被李三堅趕出了黑旗軍。
可韓世忠最後擒方臘等人的功勞仍是被他人搶走了。待到右軍都統制楊惟忠回朝奏明此事後,韓世忠才被轉授承節郎。
隨後韓世忠投到了楊惟忠、王淵等人的麾下,南征北戰的,也立下了不少戰功,積功而領防禦使、統制等職。
靖康之難,大宋國破家亡,韓世忠也無處可去了,應天府新帝登基,韓世忠便率部硬著頭皮來到應天府,面見李三堅。
“韓良臣免禮,快快請起!”李三堅將韓世忠歸來,心中也是暗暗歡喜,虛托了韓世忠一把後笑道:“從前的些許芥蒂,李某早已忘卻,你今日能夠前來應天府,李某深感欣慰啊。”
韓世忠一直在領軍抗金,這當然是難能可貴的,最關鍵的是,韓世忠支持李三堅,領軍前來應天府,確使李三堅感到異常歡喜。
“多謝相國了!”韓世忠心中是既慚愧,又歡喜,慌忙再次拜謝道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